close
今天的研習又是一場滿滿的收穫……

對於「ADHD」其實很多老師都有聽過,
甚至是家長也不陌生,
但是對他到底了解有多少?大家就沒有十足的把握。
一直以來,大家如果看到比較好動的孩子就會覺得是「過動」,
但其實,在ADHD這個名詞還沒有引進台灣的時候,
大家並沒有把這樣過動的狀態當成是一種疾病,
很自然的把他歸類成教養、教育的問題,
就連我自己都有這樣的迷思,
ADHA已經被證實是「一種疾病」,
大腦的額葉活性過低,缺乏一種名叫「多巴胺」物質,
當我們人在聽取訊息的時候,會透過傳導物質來接受並且做到指令,
但是ADHD的孩子此類物質缺乏,
所以他會「有聽沒有到」,做不到我們的要求,
他真的不是故意的!因為生理因素導致他的行為。

而今天的講師本身自己就有一個過動症的孩子,
在國小擔任老師的他,
這件事情對他來說有多大的打擊,
早期過動症資訊不多,甚至根本不認識,
他經過了4年的時間從發現、想盡辦法改善、鑑定、到接受服藥,
一共花了4年的時間,那樣的心路歷程真的只有當事人才能了解。
不過最近在面對阿濠的狀況,
我已經開始心有戚戚焉了……
因為擁有過動症的孩子,也讓講師投入這一塊,
每年他都會接過動症的孩子在他們班,
而他今天也和我們分享他的班級經營,
這部分還真是收穫量良多呢!
透過今天的研習,又讓我對ADHA了解更多,
也比較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面對家長,
1、確切的收集資料:觀察記錄孩子的行為兩個星期做為佐證。
2、用字遣詞要小心:不要隨口說出「過動」的字眼,因為我們不是醫生,無法下診斷只能提出我們所觀察到的。
3、先拉近家長間的距離:溝通前一定要有良好的親師關係。
4、陳述事實:與家長分享所觀察記錄到的事情,但是要以孩子為出發點,表示老師很擔心孩子的狀況,再輔以些許影響班級的例子。
5、給家長時間:並不是每個人當下都可以接受這樣的事情,給家長一些時間,提供資料、諮詢、提供協助,讓家長對於這樣的病症能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逃避。
更學習到許多班級經營的小技巧來運用,
1、設置可樂區:在班級中設置一個小角落,讓心情不好的孩子都可以使用冷靜一下。
2、教室小幫手:ADHA的孩子無法久坐,就利用一些機會請他當小幫手,讓他有機會起來走動走動吧!
3、獎賞優於處罰:多利用獎賞,並且找到他想要的獎賞,切勿增強不好的行為。
4、讓他有下課的機會
5、不要跟他生氣告訴他該怎麼做
6、安排安全、適當的座位
7、減少分組競爭:有過動症的組別時常會因為那位孩子,而該組得不到獎賞,導致大家都會怪罪於他,當要進行分組的時候,減少這樣的分組競爭,鼓勵大家多多幫助他,而得到冠軍的組別所擁有的獎賞也可以是全班一起分享的。
8、訓練小天使。
而藥物的使用是很多家長一直很害怕擔心的,
但我想,除了藥物的控制以外,配合其他的治療、情緒引導,
過動症的孩子是可以被控制的,他也能學習控制自己,
雖然不一定能痊癒,甚至不可能痊癒,因為還是會有衝動和情緒控制的問題,
但是,只要配合治療、運動、獎勵,各方面的協助了解,
過動症的孩子一定會好轉的!

所以,我期待,阿濠也會有好轉的時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sumi219 的頭像
    kasumi219

    夏日荷風

    kasumi2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