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了「我媽媽」這本繪本給孩子聽,
平常說完故事後,我會和孩子做一些語文遊戲,
有時候是將書名做詞語的替換,
有時候是故事的改編接龍,
今天是和孩子討論自己的媽媽有什麼厲害的地方?
像什麼一樣呢?(譬喻法)

我:你們覺得自己的媽媽有沒有什麼厲害的地方?
此時,小孩不語。
我:像我覺得,我媽媽煮飯很厲害,像廚師一樣。
此時,有稀稀疏疏的幾個孩子舉手發言,
有個孩子說:我媽媽像小丑一樣
我:為什麼?
孩子:因為我哭哭的時候他會讓我笑。(很好耶!)
不過討論的狀況還不是很踴躍,
接著我又說:那要不然你們回家仔細觀察看看喔!自己的媽媽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很厲害,
或者看看媽媽有沒有很厲害的事情!像什麼一樣厲害……
後來我靈機一動,可能是我的問法不好,於是我試著用繪本中出現過的和孩子討論,
第一個我問:那你們覺得自己的媽媽生氣的時候像什麼?
此時,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爭先恐後的舉手
我突然有點嚇到,原來,孩子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媽媽生氣的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sumi2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